第八十二章,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上)_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阿优书库 > 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 第八十二章,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二章,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上)

  【……公元前720年,即周平王五十一年,东周开国之主姬宜臼病逝,因其子‘姬泄父’早逝,所以群臣立其长孙‘姬林’为东周第二任国主,史称周桓王。

  公元前717年,即周桓王三年,在东周开国之主姬宜臼东迁洛邑时,曾伙同秦、晋两国一起护送周朝东出的郑国第三位国主郑庄公按照周朝惯例,携带金银珠宝前往周朝朝见。

  结果时任周王的周桓王自诩周朝正统,对其多有苛责怠慢。

  这让自诩有功于东周朝廷的郑庄公‘姬寤生’心中很是不满,再加上其本就是周朝皇室王亲。

  其祖父,即郑国开国之祖郑桓公‘姬友’乃周幽王亲叔,曾在镐京保卫战中与周幽王一同战死。

  所以,在这种私心作祟下,此人便一怒之下与周朝断了朝贡联系,并以护国忠臣之名充当周朝卿士,直接架空了周桓王。

  正巧这时位于山东曲阜一代,由西周开国功勋‘姬旦’后嗣组建,同样姓‘姬’的周朝宗亲国鲁国发生了一件极具挑衅意义的恶性政变。

  当时,前任鲁国君主鲁惠公因为留子留的迟,在晚年才有子‘允’。

  所以临死时为防主少国疑,其人就让自己的庶长子‘息姑’代为执掌朝政,等其嫡长子‘允’长成后再还政。

  结果在公元前712年,即周桓王十二年这一年,蹦出来个名叫‘翚’的人。

  此人是鲁国的宗亲,此人为了夺取鲁国执宰之位,以‘鲁隐公‘息姑’多年劳苦功高’为名,唆使‘息姑’除掉当时已经长大成人的‘允’,以此来坐稳鲁国江山。

  岂料鲁隐公并不留恋鲁国国主之位,反而以‘当国还政’为由拒绝,并表示过几年就要还政退位。

  而后,此人怕‘允’得知他曾唆使息姑害他而找他算账,就提前暗中找到‘允’,抢先诬告鲁隐公‘息姑’要准备除掉他,以此激起‘允’的仇恨。

  而‘允’本就因为鲁隐公的多年在位而对其会不会还政心存疑虑,在他的游说下,就信以为真,便让其在同年年底将鲁隐公‘息姑’刺杀于鲁国城外一桩别院中。

  这件事本来跟周朝没关系,但坏就坏在当时周朝有个规矩。

  但凡诸侯国有君主离世,新君主上位,新任君主必须在治丧完毕后赶往周朝都城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与询问。

  但鲁桓公‘姬允’在‘姬翚’的挑拨下指使‘姬翚’杀掉其兄鲁隐公‘息姑’自立为君后,因为手段不光彩,所以就并没有按照旧制去向当时任周朝帝王的周桓王请求册封。

  这种无视,在那个秩序初生的年代无异是极具挑衅意义的打脸行为。

  偏偏当时的周王朝内部因为周桓王与权臣郑庄公的不合正在内斗,根本就顾不上鲁桓公这种践踏国威的挑衅行为,所以周桓王并没有做出反应。

  反而是在鲁桓公自立后不久,于公元前707年,即周桓王十三年时,以‘郑庄公不臣’为由,率东周禁卫军,以及附属国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sk.cc。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ys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