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朱元璋:呵呵……(上)_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阿优书库 > 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 第三十一章,朱元璋:呵呵……(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朱元璋:呵呵……(上)

  【……耿炳文失败后,建文帝在身边心腹重臣黄子澄的建议下,另命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北上,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同时为了确保平叛成功,他还命辽东江阴侯吴高领兵围攻永平,试图南北夹击,一举歼灭朱棣。

  可惜现实却很残酷。

  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涉世不深的他根本不知道,此时他身边的文武大臣早已在其祖洪武帝在位时所用的酷烈高压下串联在了一起。

  其中,以方孝孺为首的文臣决定在建文帝国破身亡后痛骂朱棣谋逆,然后以忠贞不二之名青史留名,并趁机将朱棣钉在造反上位这根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而以耿炳文、李景隆为首的武将,则准备以无能败军之将自污,以此讽刺洪武帝晚年大肆屠杀功臣的冷酷无情。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当时,由于朝廷南北两路大军围攻燕地,朱棣为防后路被截断,便在其身边猜到朝堂内部斗争的谋臣姚广孝建议下,率主力大军救援永平,而被其赖以为心腹的北平城则留下不足两万人防守。

  然后,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朱棣留下的两万人硬生生拖在北平城长达数月之久。

  最后不仅让朱棣成功剿灭围攻永平的江阴侯吴高,还让其在回程的路上顺道坑了宁王朱权手中的十数万兵马。

  而后,李景隆这五十万大军就被朱棣率军一击即溃,不仅俘杀十数万人,还让对方擒获了足够五十万大军支撑数年之久的军备粮秣。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明显的诡异败局,当时的朝廷就没人怀疑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吗?

  朱允炆年纪小不懂事,难道其它人也不懂事?

  满朝文武大臣总有跟其他人不同心的吧?

  就算朝堂上的大臣一条心,那李景隆麾下的底层军兵武将呢?

  难不成天下所有人都记恨朱元璋?

  答案自然是有的。

  当时在李景隆麾下任督军的洪武朝悍将瞿能就在李景隆率军攻打北平时察觉不对,试图趁乱破城。

  结果在即将攻破北平城时,被李景隆用‘擅自出击不听军令’为由时强行召回,导致功亏一篑。

  而李景隆遭此大败,不仅没有被建文帝问罪,反而还在建文帝身边黄子澄等人的游说下,让建文帝误认为他之所以会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所以在其战败后,建文帝还专门给他授了“专征伐”之权,让他重新带兵六十万继续北伐。

  然后,更诡异的来了。

  李景隆率领大军于次年四月在白沟河与燕军交战时,眼看就要活捉朱棣呀,他的中军大纛突然莫名其妙的断了。

  是的,中军大纛断了。

  然后,他的大军就开始莫名其妙的崩溃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他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连带着其麾下一直主战,并且率军追杀朱棣的大将瞿能、平安等人也站在了混乱之中,尸骨无存。

  而他本人在事后,却仅仅落了个带职赋闲的下场……

  诡不诡异?

  当然,如果各位觉得这些理由太过牵强,那么请大家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呵呵呵……”

  “哈哈哈……”

  “真是笑死咱了,笑死咱了,哈哈哈哈……”

  洪武十五年,看着头顶光幕中那狼狈逃窜的败军,朱元璋抑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只是,此刻的他虽然在笑,脸上的表情却冷的吓人,尤其是眼珠子,已经隐隐泛起了红光。

  他面前,汤和、蓝玉等人跪在地上面若死灰的看着他,脸上冷汗一股接一股。

  此时,这些大明开国元勋们还没有经历过朱元璋因为朱标横死而带起的屠杀。

  所以,现在的他们虽然对朱元璋坑杀胡惟庸有些不满,但因为都猜到是朱元璋想要收权,再加上胡惟庸平日行事张狂,也就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只是略微有些不满而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sk.cc。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ys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