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长乐老之死5_五代十国往事
阿优书库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796章 长乐老之死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96章 长乐老之死5

  3,出卖刘赟

  郭威入汴,然后假借皇太后的名义,宣布以徐州刘赟为皇位继承人,召他来汴州登基继统。而被派去徐州迎接的,就是德高望重的冯道。

  当时,谁都明白郭威的真实想法,那就是把刘赟骗出徐州,杀死在半路。

  对于冯道来,这趟徐州之行堪比契丹之行,都是要落一个千载骂名。冯道当然知道郭威的心思,却还是在临行时忍不住问道:“这真是您的本意吗?”

  郭威指画地,赌咒发誓。

  冯道上路后,叹息道:“我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这次,要破例了。”

  徐州刘赟集团也猜出了郭威的阴谋,本不愿离开徐州,但见是这位纯粹的人、脱离镣级趣味的人、反三俗的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的人、德高望重的冯道老爷子来接自己,刘赟选择了相信。

  离开徐州前,刘赟对冯道推心置腹地:“冯先生,我完全是因为对您的信任,才答应去汴州的,否则换了旁人,我绝不会相信。”

  冯道心如刀绞,“谢谢……咱……上路吧。”

  果然,到了宋州之后,郭威派来了军队,要对刘赟下毒手。

  刘赟自知大难临头,失望地对冯道:“我是看在您三十年老宰相的份儿上,才答应来汴州的,可如今……冯先生,您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冯道深深低着头,一语不发。

  刘赟的亲信们拔出宝剑,“临死拉个垫背的,先杀了这个老骗子!”

  刘赟摆摆手,“算了,他也是身不由己。”

  冯道骗杀刘赟,而刘赟在知道了真相之后,还对他网开一面,饶他一命,不知从宋州返回后,冯道的内心该有多么地挣扎。

  他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奉迎刘赟”,算了,咱就别捡着好听的了,就是骗杀刘赟、出卖刘赟,这是冯道一生中永远抹不去的污点之一。

  4,朝梁暮晋

  这是冯道身上又一个无法磨灭的污点。

  在那个朝代兴亡更迭、新旧君主如走马灯一样的年代,冯道历事四朝十帝,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他在晚年写了自传性质的《长乐老自叙》。

  文章通篇满满地优越感,毫不掩饰自己炫耀、显摆的意思,非常令人作呕。

  在文章中,冯道为了“上显祖宗,下光亲戚”,不惜笔墨地详细罗列了自己的散、职、勋、爵,以及功臣名号,还有祖上N代的追赠和他儿子、孙子的官职,那种独一无二的优越感跃然纸上。

  从不爱钱的马氏讳云、普通家庭的马氏讳化腾、一无所有的王氏讳健林,冯道的炫耀显得是那么的单调乏味而又朴实无华。

  虽然在文章开头,冯道酸溜溜地对臣辽一事做了粉饰,“契丹据汴京,为北主所制,自镇州与文武臣僚、马步将士归汉朝”,然而在后文却无不得意洋洋地炫耀了“太君”赏赐的荣光,“又授戎太傅”。这成为黑粉喷他“汉奸”的又一实锤证据。

  这篇文章用了近一半的篇幅,约千字,来罗列一大串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官职爵位、荣誉称号,而在另一半的篇幅中,冯道细致地讲述了自己的家规、家训,然而这一切就像是在参加某某有约的节目录制,比如耳熟能详的李某江夫妇大谈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孩子,刚撒完狗粮就出事的恩爱好老公文氏讳章,等等。

  我们来看由冯道参演的五代版某某有约节目:

  “……盖自国恩,尽从家法……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sk.cc。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ys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