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长乐老之死2_五代十国往事
阿优书库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793章 长乐老之死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93章 长乐老之死2

  冯道跪地,顿首再拜,“陛下,张璨无罪,请赦免!”

  刘知远又沉默了良久,之后道:“我只能表示遗憾了,因为命令已经下达了。”

  冯道急忙道:“敕令还未正式颁发!”

  “好吧,那就收回来吧,把张璨赦免了。”

  冯道继续追击,“那禁牛皮的法令呢?也要废除啊!”

  “好吧好吧,废了。”

  于是,张璨和那二十多个犯人均被赦免,严禁牛皮的法令也被一并废除。

  8,安定镇州

  契丹灭晋北返时,将冯道、和凝等重臣作为战利品,胁迫北上。当冯道他们来到镇州时,出事儿了,耶律德光在杀胡林暴毙,群臣拥立耶律阮,随后便是“祖孙争权”、“横渡之约”。

  耶律阮急于率军回京与祖母述律太后争鼎,所以将冯道等人暂时留在镇州。随后,镇州军民趁虚发动兵变,驱逐契丹驻军。

  契丹驻军逃走之后,镇州陷入到严重的混乱之中,冯道出面维持秩序,指挥调度有方,镇州也很快得到安定。于是,军民们便推戴德高望重的冯道主持镇州。

  冯道推辞,这不是我一介儒生能胜任的,于是推选了骑兵将领白再荣暂管镇州。虽然白再荣很快就腐化堕落,人送外号“白麻荅”,但维护镇州秩序,冯道立了首功。

  “军民由是帖然,道首有力焉。”——《旧五代史》

  不仅如此,冯道还自掏腰包,赎买了被契丹掳掠的中原女子,送到寺庙暂存,然后再寻访其家人,归还本家。与他在“梁晋争霸”时的做法如出一辙。

  9,刻印《九经》

  在当时,已经有榴版印刷术,但是在这过程中,人为失误如字词句的漏错,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书籍的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传常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冯道奏请李嗣源,因“诸经舛缪”,因此国家应该及时出版一套官方指定图书,作为唯一正确的版本,用以流通传播。于是,在宰相冯道、李愚的牵头下,由国子监田敏同志以“开成石经”为底本,雕印儒家经典《九经》。

  “开成石经”由114块大青石组成,每一块石碑都有两米多高,内容是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包括《诗经》、《尚书》等,唐文宗时由国子监郑覃牵头,耗时七年完成,由于是在开成二年完成,因此又被叫做“开成石经”。

  在当时,书籍主要是靠手写抄录来传播,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混乱和错误,严重影响了科举取士的质量,而“开成石经”就是朝廷的官方唯一指定正确版本,成为知识分子们的必读之物,更是各种经书的校准参考。

  到了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冯道建议以“开成石经”为底版,将其大量印刷。

  这项浩大的工程持续了22年,从后唐长兴三年开始,一直到后周广顺三年,《九经》才全部刻印完成。

  等这项工作完成的时候,除了冯道,当时的主要参与者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冯道也于次年离世。还好,冯道欣慰地看到了它的完工。

  这项工作在史籍中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它在文化史中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正因有了它,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才有了我们今所谓的民族认同涪归属感,才使得中华民族在“五代十国”之后,再也没有四分五裂的乱世。

  申明:我所谓的四分五裂是指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看似“周期律”的、自上而下的、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合集的全方位民族大撕裂,个别的藩镇割据或地方起义不在上述论点之郑也就是,自宋朝之后,版图上的割裂并没有改变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共识,“统一”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意愿和大势所趋。

  而这一切,除了与我们津津乐道某些明君圣主、文臣武将的丰功伟绩有关外,也请不要忘记在那条看不见刀剑的战线——思想文化战线上的英雄——冯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sk.cc。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ys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