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应天兵器局_明末振兴方略
阿优书库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六十四章 应天兵器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四章 应天兵器局

  生产技术和成体系的科学虽然看起来长得很像,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东西。

  朱慈烺要做的是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推动科学体系在大明加速确立,以此对满清,甚至是收复汉地河山之后,对北面的俄国人,东南的荷兰人,都形成碾压性的武器优势。

  而工坊的具体管理,是兵部的事情,朱慈烺自然不会插手,但是新型的管理制度,初级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组织,分工协作,新工匠的培训,以及灵活的薪酬激励制度,这些关乎火器生产效率和进度的事情,却是他必然要操心,同时目前也是只有他才能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便是朱慈烺在不改变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管理改革,提高生产力的方法了。

  这是他这个上位者的优势,也是未来人对这个时代的降维打击。

  在张煌言的陪同下,朱慈烺在“应天兵器局”视察了整整三日,不仅深入工坊,还亲切接见了近百名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工匠们,并一一询问了他们的工作情况,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上官的沟通是否通畅

  “应天兵器局”的工匠们,完全是受宠若惊,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受到大明皇帝陛下的接见,一个个激动不已,纷纷表示就算累死在工坊里,也一定完成手中兵甲火器的打造。

  最终,朱慈烺在数千名工匠们的热烈欢送中,结束了“应天兵器局”的视察,这里的一切都才刚刚步入正轨,还有李邦华亲自监督,张煌言亲历亲为,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不过,他也没有空手离开,直接把李邦华原本派来管理兵器局的张煌言带走了,这也是对方在来的路上,向他推荐的总教导官人选。

  经过这三天的考察和彻夜长谈,朱慈烺对于张煌言的能力,十分信任,他也知道张煌言文武双全,而且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这样的人用来当殿前军的总教导官,确实非常合适。

  当然,教导队的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朱慈烺打算在天武左营率先试点,若是取得了预想中的效果,再继续扩大这支特别的队伍。

  而结束了出宫巡查之后,朱慈烺再次回到南京紫禁城,还没来及的处理来自各省,特别是四川,湖广,江北三地的军政事务,史可法和高弘图等一众大臣,便赶着来“催婚”了。

  如此非常时期,大明居然还没有国本,这可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而这次皇帝亲自出宫巡查,以史可法为首的一众文官们,原本就心中不满,如今更是借题发挥,要朱慈烺尽快选秀,然后速速生出个太子来。

  其实,登基之后,朱慈烺便已经下令选淑女入宫,并派出韩赞周在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张罗此事。

  不过,他到底才登基不到三个月,而身为大明皇帝,本身受到的礼法制度约束就多,选秀一事,同样也是规矩繁多,就算各部官员已经加急处理,但还是拖到了现在,还没完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sk.cc。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ys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