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大加封赏,苏曜督战北疆(4K5)_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阿优书库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29章 大加封赏,苏曜督战北疆(4K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9章 大加封赏,苏曜督战北疆(4K5)

  去哪就任。

  卢植听苏曜没有表示反对,当即心下稍安的同时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毕竟,下来这个才是重头戏!

  但是,他却没有直接告知目的地,而是问道:

  “且问君侯,汝是想去那太平富庶之地,还是动荡混乱之地?”

  卢植的话问的苏曜一愣。

  这还有选择权吗?

  当下,苏曜立刻道:

  “为天下安宁计,自当在混乱之地一展所长。”

  若是在过去,只是单纯为了争霸天下。

  那现在的选择自当是一个富庶的太平大郡,用心种田,静待天下大乱。

  然而现在,在经历了这么多后,苏曜的想法再次有了变化。

  既然到现在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其他玩家的迹象,那他还何必按部就班。

  完全可以找一个又快又好,还能尽可能少的对全国造成破坏,使百姓们少受苦的方式来完成他平定天下的大业。

  既如此,那自然是应该前往动荡之地,护一方平安。

  而且,也只有在这种地方,他的武力才有价值。

  “苏君侯果真是国之栋梁,心系天下,卢某佩服。”

  卢植点了点头,又道:

  “既然君侯有此心,那某便直言不讳了。”

  “陛下有意让君侯留任幽州,协助刘使君处理战后问题,最好是能擒杀张举,克竟全功。”

  苏曜一听便明白了。

  这皇帝陛下还是颇有些好大喜功的意思。

  这次北伐声势浩大,虽然攻克卢奴,也收复了幽州郡县,但最关键的贼首张举却抛妻弃子的一溜烟跑了。

  这无疑是给心里留了个大疙瘩,别说皇帝了,苏曜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然,他也不会让甄家想办法把细作潜伏过去。

  这件事可以说是两人共同遗憾。

  要知道,这幽州之地,地处边陲,民风剽悍,且叛乱势力尚未完全肃清,残余势力依旧活跃。

  苏曜只要打开地图扫上一眼便能立刻发现,幽州内外敌对势力的红色分布格外扎眼。

  不但乌桓人,鲜卑和高句丽人等也在这次张纯张举席卷幽冀的叛乱中扮演着在边郡趁火打劫的角色。

  同时,张举作为叛乱的首领,虽然逃亡塞外,但一朝为帝的他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野心。

  若有机会,他未必不会再纠集残部,甚至勾结境外势力,卷土重来报复。

  唯有将这张举擒杀,才能算是给这次事件画上一個圆满的句号。

  但显然,皇帝不可能亲自带兵去塞外的。

  而苏曜,作为此次北伐中最为耀眼的人物,自然成为了皇帝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不但是因为他勇猛善战、忠诚可靠,更因为他每每的以少胜多和神乎其技的速攻制胜。

  于是,在决定将苏曜外放历练时,刘宏几乎第一时间的便想到了如此安排。

  择一幽州边郡,让其继续追捕张举。

  一旦拿到了张举头颅,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再调回来。

  皇帝的想法很好,苏曜也很乐意借此机会,好好扫荡解决一下幽州周边的问题。

  但,苏曜却知道事情怕没那么简单。

  最关键的问题是:

  “刘幽州卢将军可知此人乃是个标准的和平主义者?”

  “和平主义者?”

  苏曜的话把卢植问愣了。

  这是个什么名词。

  但卢植顿了下后还是明白了苏曜的意思。

  这倒是不假。

  刘虞对于治理这些边疆的异族和叛乱的百姓都是主张怀柔和强调教化为主,这是朝堂人尽皆知的事情。

  昔日请刘虞来任幽州牧,也是考虑到之前的剿匪战略失败,幽冀叛乱愈演愈烈的问题。

  要知道,打仗是要啥烧钱的,而朝廷真没钱了。

  刘虞的主张可谓正对朝廷胃口,若能不动不到兵便平定叛乱,那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可惜,他刚上任还未来得及施展政策,张纯张举的叛军便掀起了新一轮的叛乱高潮。

  如今,贼众主力覆灭,刘虞也终于等到了发挥的机会。

  故而,朝廷也没追究他治理不力的罪责,还是让他继续担任幽州牧。

  “苏君侯是担心和刘幽州的政策产生冲突?”

  苏曜点了点头。

  这不是显然而易见的事情嘛。

  虽然是封疆大吏,但偏偏是幽州,头上还顶了个主官。

  在历史上,主和的刘虞就和主战的公孙瓒产生了激烈冲突。

  如今苏曜虽然不能说取代了公孙瓒的生态位,但他要是不想躺平,出战的权利还是必须要有的。

  不然战机稍纵即逝,那刘虞在后方掣肘他,他这出镇地方的大员岂不是还不如在中央混了?

  对于苏曜的问题,卢植也陷入了一阵沉默。

  “那苏君侯的意思是?”卢植问。

  “且容我与众人商量一下。”

  对于苏曜的要求,卢植点头认可,他没有任何不满。

  倒不如说,正因为兹事体大,所以皇帝和大将军才共同找他来做这位中间人,与苏曜私下沟通封赏之事。

  “各位怎么看这个问题?”苏曜问众人。

  偏房之内,卫明,王凌,刘备,成廉四人讨论一圈,也是不得其解。

  毕竟,州牧这种官,虽然也是两千石,但是权责极重,为一州之长官,地方太守想要不受其制约,首先就与制度产生了冲突。

  说到底州牧也是后汉今年迫于形势才开始派封的,他们对这个官长的了解太少了。

  成廉就是一个武夫,根本不通朝政。

  刘备和王凌也是初出茅庐,对政治了解不深。

  那卫明虽然懂得多些,但在他看来,这事情并不重要。

  倒不如说苏曜能长时间远离中枢更合他的心意。

  若是快速剿灭了张举,又被拉回朝堂,那不最后还是要给那个昏君当枪吗?

  这简直是浪费了苏君侯的才能。

  故而,最后一圈讨论下来,结果就是要么回来注意多加与刘虞沟通,向他展示诚意和能力,获取这位上官的理解和支持。

  要么,就干脆换封一个地方。

  “在下看青州就不赖嘛”

  卫明摸着胡子道:

  “青州黄巾复起,当地刺史难制,君侯有能力何不要个北海太守,一样可以施展抱负。”

  说的是不错,但是总归这是逃避问题。

  苏曜还是希望能够有始有终。

  既然人都摸到幽州的边了,把这个问题放任出去不符合他的性格。

  更别提,在幽州当官,搞不好还有机会教育教育棒子和他那个乱认的野爹。

  了不起,那就先刷刘虞好感呗。

  于是乎,就在沉默了一阵,苏曜终于准备回去咬牙接受这个挑战时,他一开门就撞到了一个意外的老朋友。

  “苏君侯,失礼了。”

  黄门侍郎钟繇拱手行礼:

  “在下见君侯久久不回,想来还是烦心日后的与刘幽州的权责问题。”

  “对此,在下有一言,不知君侯可否愿听?”

  黄门侍郎钟繇。

  这个昔日和小黄门蹇硕共同给他宣旨,并且还协助他解决京中住宿问题的老朋友此时突然过来,着实让苏曜意外。

  他差点还以为这家伙今次不过是个背景板而已。

  但见此人愿意说话,苏曜自无拒绝的道理。

  毕竟,此人可是实打实的大才。

  且不说未来其被曹操比喻为萧何的功绩和位列三公的成就,光是其出道便有92的基础政治属性就是与司马懿和鲁肃同级的顶尖角色。

  而且,到底两人也是有过一路返京共事的交情,钟繇算是他在朝中难得的对他无甚恶意的绿色好感角色。

  于是,苏曜也拱手回礼,以示重视。

  然而这一下让钟繇大感意外。

  毕竟这位苏君侯平素里几乎对谁那都是一副爱鸟不鸟的做派,他这番过来也是做好了热脸贴个冷屁股的准备的。

  如此情景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分,于是钟繇赶忙再次还礼,讲道:

  “恕在下直言。”

  “苏君侯立下大功,却由中央外放地方,还是幽州偏僻小郡,虽说是升级,但朝廷终究有些理亏。”

  “君侯既担心州牧掣肘,何不借此要个事权,以此跳过刘幽州的管辖呢?”

  “事权?”

  不等众人思考,钟繇便继续道:

  “苏君侯可是忘了昔日在并州是如何行事的了吗?”

  “侍郎可是说让君侯找陛下讨根节杖?”王凌道。

  王凌很清楚,昔日苏曜便是拿了使匈奴中郎将王柔的节杖,获得在并州超然独立的地位。

  不但刺史无法管他,各方太守也都只能配合行事。

  那便是使匈奴中郎将应对胡乱的事权。

  而说到幽州的话

  “度辽将军。”

  钟繇点了点头:

  “君侯可请行度辽将军事。”

  度辽将军。

  初见于西汉昭帝时期,昭帝元凤三年任命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因度辽水而得名。

  其是比使匈奴中郎将和护乌桓校尉更高级的,专门负责镇守汉朝北部边疆的重要军事官职。

  如果说最初在前汉时,度辽将军还是个因事而设的杂号将军的话。

  那到了后汉时,为了应对北方越来越频繁的战争危机,度辽将军也正式成为了一个常设将军。

  除了帮助使匈奴中郎将监护匈奴外,还肩负着特别是针对鲜卑、乌桓、高句丽和羌族等北方异族的军事威胁。

  其正式驻地在五原曼柏县(五原曼口),与乌桓校尉合称二营,辖北边七郡两千骑。

  在过去,度辽将军的职权范围非常广泛,为持节重臣。

  不仅拥有指挥边疆驻军的权力,还可以根据形势需要调动周边地区的兵力,进行防御或进攻作战。

  可以说度辽将军,在后汉军制崩溃前,是实打实的大汉北境第一将,麾下精锐乃大汉最强边军。

  在辉煌时度辽将军曾有过领两三万骑东征西讨的历史,说其是大汉北疆的定海神针一点都不为过。

  如此的度辽将军,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大汉常设的北方军区司令。

  但如今嘛

  同样因为这大汉内外愈演愈烈的叛乱,度辽将军就像昔日的使匈奴中郎将和护乌桓校尉一样,不但编制崩溃,将军也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生死未卜。

  “可君侯是迁两千石的太守,度辽将军也是两千石,这能同时担任吗?”成廉疑惑道。

  但是,这就是成廉这些政治素人不懂的地方了。

  后汉惯例,除了由校尉和中郎将等升迁而上位的专职度辽将军外,这一职位更多的时间倒还都是边郡太守兼任的,是为行度辽将军事。

  就是为了给他们便宜行事之权,专心应对当面之危机。

  甚至于,度辽将军还有开府的大权!

  这对于苏曜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没有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等的幕府那般有名,但也是终于可以正式征召人才,任命六百石的长史和司马,任命比四百石的掾属和主簿等。

  他的私军也终于有了正式的编制,不再有归属不明尴尬。

  思路一下子被打开的苏曜立刻欣喜的按住钟繇的肩膀,道:

  “侍郎果有大才,此言甚秒,深合吾心啊!”

  “如此一来,我在幽州行事便可进退自如,无惧刘幽州的掣肘。”

  “什么?”

  “苏曜要行度辽将军事?!”

  听到刘表的话,何进震惊了。

  讲道理,他们此番把苏曜请出中枢,原定是希望让那颇具人望的刘虞管住他,使这小子在外面远离权力中枢安生个几年,不要打搅了他们的大事。

  然而,要是让他拿到了这行度辽将军事的特权,那这北方塞外,怕是又要腥风血雨了啊。

  到时候,这家伙再携大胜之威回来.那画面美的何进已经不敢想了。

  “这是谁给他出的主意啊!!!”

  然而多说无用,昔日一力鼓吹苏曜战功,主荐他升官外封的何进一时间也找不到理由来阻止的事情的发展。

  次日,王宫内的早朝集议上,皇帝亲封诸将。

  前将军卢植,特进,迁尚书令,加食邑二千,负责护卫回师返京。

  虎贲中郎将苏曜,迁辽东太守,加食邑一千,行度辽将军事,继续搜捕张举,扫荡幽州贼兵残部。

  典军校尉曹操,迁虎贲中郎将,接替苏曜护卫宫禁。

  五官中郎将袁术,贬为庶人,勒令回家反省。

  虎贲军百将刘备,迁襄平令。

  虎贲军百将董勇,迁虎贲左仆射。

  虎贲军左仆射邢举,迁护乌桓校尉。

  并州军曲军候成廉,迁别部司马,屯辽阳。

  关羽、张飞,去职,赏钱,布匹等

  除了中央军有所表现的将校们升贬不一外,普通的三军将士们自然也各有赏钱财帛,包括那些各路勤王诸侯虽然未发挥大用,但该有的赏赐自然也不能吝啬。

  这便是苏曜昨日与卢植等人讨价还价议定下来的封赏方案。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除了自己的事情以外,苏曜自然也要为手下这些一直跟随自己的将士们表功请赏。

  而对于苏曜这种把自己部将心腹都封到上任地的事情,朝廷倒是没表达什么意见。

  主要还是如今天下大乱,封疆大吏谁上任不带点心腹班底,那怕是根本没法展开工作了。

  尤其是这一次,苏曜自请远赴辽东,那边如今在叛乱后时消息断绝,根本不知道情况如何。

  比起那些带着自家族人上任的,苏曜这种在朝廷规制下的人员调动已经算是克制了。

  于是乎,最早跟随苏曜的成廉便在终于积功达到了司马职后,被苏曜请封在辽东,帮助他统管辽东郡兵。

  而刘备,早先便已有安喜县县尉的履历,这次刘关张异,苏曜便表功其来到辽东郡的治所襄平担任县令,协助处理政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sk.cc。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ysk.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